第367章 七子去,六子回
,拼命把罪责往自己身上揽。 当他看到父亲的鞭子第二次扬起的时候,六郎瞳孔一缩,扑过去抓住了鞭尾,神情焦急地恳求道:“爹!” “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!” “七郎还小,他受不了这个鞭子,要打你就打我吧!” 银幕外,寒鸦瞧见了这一幕,不由得眼前一亮。 六郎这一幕演得还不错! 这不是徐浩宇吗,他竟然也有演技在线的时候? 有点意外啊,或许是入行这么多年终于悟了?也或许是这部剧的导演很会导戏? 寒鸦还没来得及细想这个问题,很快就被后续的剧情吸引了眼球。 杨继业绑了杨延嗣去面圣,幸得“铁鞭王”呼延赞的力保,最终皇帝免其死罪,令其戴罪立功、出战征辽。 由于杨延嗣年龄较小,没有统兵经验,由父亲杨继业代其出任先锋军统帅。 至此,电影终于进入了核心部分:雍熙北伐。 母亲佘赛花听说丈夫和七个儿子都要出征,心神不宁。 她特意到寺庙上香,祈求家人能平安归来。 而庙里的住持在为她解签的时候,却说出了一句令人揪心的话:当知天命难违,七子去六子回。 “这……是什么意思?” 佘赛花忍不住追问道:“七子去、六子回,是有一个儿子会遇到危险吗?哪个儿子?” 然而任凭她如何追问,住持都只是摇头不语,没有再多做解释。 出征当日,天还没亮,佘赛花就披着外衣来到了七郎的卧室里,要给他绑头发。 七郎明显地极不情愿,忍不住嘟囔道:“娘,我又不是小孩子,这么大了哪有让娘给绑头发的……啊!!” 佘赛花哪容他废话,直接一把薅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