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章,燃烧的青春(12)
内容甚至连她自己都有些难以置信的觉得这是她写出来的,而且没有一个错别字甚至是语病,洋洋洒洒的五千字,每一言每一语,都发自她内心,诉说苍龙以及试点班的点点滴滴,痛击着世人的不公。 当她仔细看完之后,本来的标题原是“反思”,却直接被她删去,又修改了名字,“教师的脊梁” 最后这篇报导才算完成,她打印了出来,看着这工工整整的一行行字里,有些兴奋,她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,就像是刚才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那一刻,她脑子里充斥着是对传媒业的向往和期待,满脑子都是兴奋。 但是,当她走到传真机前准备将这篇报道传真给总编时,理智突然又战胜了冲动,这篇报导如果明天真的印刷出来,绝对是轰动性的,但她却忽略了自己,她的原则是首先为自己着想。 她的报导里写着特聘教师为了唤醒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,义无反顾的挑战着传统规则,独自背负着所有压力,被世人误解着...... 这些东西,对于她来说是感人至深的,对于大多数普通大众来亦是如此,可是对于本地意识极强的东宁人来说,却会深深的刺痛他们,这就代表他们以前所做的,甚至所说的全部被推翻了。 他们认为正确的,已经错误了,徐庶并不认为她这篇报道能改变东宁人对特聘教师的看法,所以这片报道唯一的效果,可能是吸引足够的眼球,最后引来无数的攻击和谩骂,有可能会把东江晨报都拖入这个泥潭里,把她自己也陷进去。